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

永遠堅持


片名﹕甘地傳 (Gandhi)
片長﹕190分鐘
首映日期﹕1982
獎項﹕9項奧斯卡(包括最佳影片)
字幕﹕中、英
網站﹕按此





觀看這部電影乃是印度之旅的後遺症,事緣在印度經常看見一套電影的廣告(Gandhi My father),廣告中畫面配合簡單但吸引的旁白"To people he was a father, To his son he was a father he never had” (意謂﹕對於人民來說,他是國父;但對他的兒子而言,他卻不是一位稱職的父親)。這個廣告令我想多了解甘地這位在印度萬人景仰的人物。不過,在印度卻找不到像樣的書店或影音店,回港後便即到HMV找有關甘地的電影,Gandhi My Father找不著,卻找到這一套獲9個奧斯卡獎項的電影。一看有9 個大獎,還包括最佳電影,二話不說,付錢就走。

這套電影也真有點長,盒上說190分鐘,但好像更長,影片中間更設有休息時間,可想而知其長度。我也就分開兩次看,免得吃不消。

顧名思義,影片講述甘地的一生,一位在印度被稱為「聖雄」的人物,在中國人心目中,只有聖人及英雄,前者多著重其道德、思想,例如孔子;後者多看重其武功,例如岳飛。喚作「聖雄」,可想而知,是兩者兼而有之。

看完這部片,覺得「甘地」這個「聖雄」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(假設影片中所述是真實)。
甘地一直推廣非暴力思想,以抵制及絕食等作為抗爭手段,就是這種思想令他有「聖」的一面。然而,他要爭取的卻是將印度從英國(當時仍是日不落的帝國--大英帝國)獨立出來。歷史上,獨立運動往往是血流成河的,而神奇的是他倡議的非暴力運動卻成功爭取印度獨立。面對強大武裝的英國,甘地不費一兵一卒,就將其打倒,這比以武力取勝更難十倍,這不是「英雄」又是甚麼?所以,「聖雄」之稱,實在十分貼切。

使用暴力抗爭,在當時來說是更容易獲得支持,反而非暴力手段遭人反對,他更遇到毆打、開鎗鎮壓、被補入獄、……等,但他卻一直堅持,最終他成功。當然,甘地的成功並不是僥倖,單單這個堅持信念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。

再想一想自己又如何?自己認為對的,面對反對聲音或困難時,曾幾何時也有過妥協,甚或放棄?自己究竟幾大能耐堅持自己的信念?

沒有留言: